《伊隆戈人的猎头》译序

作者 人类学新书 来源 人类学阅读 浏览 发布时间 11/11/13
这交织了原著民文化、西方殖民者与民族独立运动的猎头往事,会成为另一部《百年孤独》吗?不过,这是一部人类学作品,作者告诉我们,人们并没有被动地接受时代的压力,而是随机应变,以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方式,主动实践着自身的人生轨迹,沿着不断变换方向的道路鱼贯前进,创造着自己的历史。第二、文化不会消失,它只是发生了变迁。猎头文化在70年代之后的伊隆戈山区的确走向了尽头,新的学校、教会、机场、定居生活让山区的伊隆戈人告别了猎头劫掠,但他们的生活还会按照过去的历史轨迹选择通婚和迁居结盟的方向。同样,菲律宾山地文化中以猎头为代表的劫掠文化,依旧影响着现代菲律宾社会的某些特征,人们对混乱与暴力的推崇,甚至可以从近两年菲国内屡见不鲜的政治屠杀事件中找到某种气质上的联系。如同书中记叙的那样,二战之后重新复燃的猎头事件中,伊隆戈人已经熟练地用步枪替代了传统的箭镞。

  菲律宾朋友姐姐的巫术终究没有施展在我的身上,他们只和邻近伊隆戈人的伊富高人做过邻居,借此解释了她巫术不佳的理由。不过,很难保证,在就房租和水电煤等公用事业收费与房东产生龃龉的时候,她会不会施展某种精神猎头呢?

  最后,谈一下本书作者,维基百科上的介绍写着:罗纳托·罗萨多(生于1942年),美国人类学家,诗人。妻子是米歇尔·骆萨多(1944-1981)。

  罗纳托·骆萨多是一个墨西哥裔美国人(有关作者生平,以及写作时的心路历程在本书第一章已经提及,兹不赘述)。于1971年,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一直任教斯坦福大学,曾任美国民族学会主席,斯坦福大学奇卡诺人(Chicano)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系系主任,为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现在纽约大学人文研究中心任职。除了本书,即他的第一部发表作品《伊隆戈人的猎头:1883-1974:一项社会与历史的研究》(1980)以外,他还著有《文化与真实:社会分析的再造》(Culture and Truth The Remaking of Social Analysis,1989)、《创造性人类学》(CreativityAnthropology,合编,1993)、《全球化的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Globlization,合编,2001)、《东南亚岛屿的文化认同:群岛之间的民族与归属》(Cultural Citizenship in Island Southeast Asia National and Beloning in the Hinter,2003)。作为诗人,他还出版了诗集《为蜘蛛女祈祷》(Prayer to spider womanr,2003)。

  作为学者来说,作者的产量的确不高,但是《伊隆戈人的猎头》,还是在70年代,开启了历史人类学的先声。虽然他对伊隆戈人猎头习俗的记述,不如《蒙塔尤》一般在堆积如山的历史文档中剥茧抽丝,也不如具备政治经济学视野的《甜与权力》、《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有着世界体系的宏大叙事,而且诚如黄应贵所言,在这个研究中,罗萨多并没有进一步探讨:那些事情被当地人视为历史而被再现,因而无法进一步引出'文化如何建构历史'的看法与后续讨论(文化建构历史的观点来自《伊隆戈人的猎头》稍晚出版的萨林斯著作),但也不仅仅是提醒人类学家'历史'是可以由传统历史学所注重的文字书写以外的方式来再现,并给不同的年代赋予不同的意义,而有他们自己的历史意识。

  本书是一本流畅的学术著作,没有大段的学术思考,有的只是将民族志材料和历史过程有机地结合,这在一般的民族志当中是并不多见。本书以叙述多采用第一人称,读者随时可以看到我与伊隆戈人的互动,我的想法与思考,以及在田野调查过程中不时遇到生命威胁的恐惧,这种实验民族志的做法,摆脱以往的客观、全知视角,在看似随意之处,流露出真诚的体验。

  全书叙事性强,文字舒顺,可以一读到底。不过有三点尤要说明,第一、这是一本历史民族志,但不是作者提交博士论文的形式与最初样式,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加工,甚至可以说推翻了某些文章结构和最终结论。所以,这种松散叙述的可以作为一种了解异文化,解读异文化的优秀范本,但不应作为论文写作的效法对象。(人类学论文的框架还是应该按照某本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手册上的条目一一描述,哪怕标榜的是实验民族志。)第二、这本书写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在八十年代之初,距今已有不下30年,早已不是最新的学术前沿,但是对这本书的译介,并非拾人牙慧,其价值在于从学术史的角度,认识今天人类学这个学术共同体所共享的知识、主题和研究范式形成的每一块基石。第三、几年内大力引介海外汉学的成果,难免造成知识与认知上的自我中心主义,作为人类学家的克利福德·格尔茨和作为族群理论专家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更多的时候还是个印尼研究专家;马歇尔·萨林斯还是个斐济和波利尼西亚群岛研究专家;布迪厄和格尔茨在北非的研究对我们非常陌生。还有近20年来那些有关印度、非洲、南美等世界其它地区,同样重要但为我们所不知的研究。因此,虽然本书没有太大的理论野心,但至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把这个东南亚群岛国家的山地居民当作今天的主角,从他们身上找出一些具有普世价值的行为规律--因为我们一样要走过漫漫人生的各个阶段,从孩童到老迈,从新手到旧人;是重拾旧爱,还是结识新侣;是以邻为壑,还是化敌为友;即便生在现代社会的每个人,也需面对人生中的喜悦和悲伤,应对时代的洪流,随机应变作出自己理性的选择。

  最后,我的三个菲律宾朋友在晚餐之后,随意交谈了在上海工作的情况。诚然,菲律宾人从事的外劳职业世界闻名,他们有不少亲友在沪上从事家政业,但也有不少像他们这样受雇跨过企业或培训机构,出入高级写字楼。长着一副中国人面孔的男性,穿着polo衫和牛仔裤,比我还小一岁,正准备在上海发展自己的事业。他在大学中认识的美丽妻子,坐在身旁,明显的混血特征,只是身材保持着南岛人的娇小;他的姐姐是这三个人中生活中国最久,在上海的生活经验已有五年,依旧满怀对人生未来的憧憬。如果我继续和他们纠结一个过时的话题,显然是不合宜的--我们也反感西方文本上历久不变的长辫马褂形象,哪怕是福柯式的东方学分类。

  这次晚上碰面的终点,是静安寺地铁站的一家超市,他们请我们帮忙寻找一种越南进口的玻璃瓶装虾酱,他们觉得这种虾酱调味的菜肴最接近菲律宾的口味,只是他们一般很难搞清中国超市的分类。于是我们在一堆泰国的香料和印度的咖喱之中搜索越南虾酱,最后,从瓶装鱼露的缝隙间,我找到了这种写着拉丁字母越南文,画着大虾图案的虾子酱。菲律宾朋友表示无限感谢,说是以后还要邀请我参加聚会(虽然此后半年有余,我再未见过他们)。不过,在我眼中,那些曾经猎头的山地居民仿佛《镜花缘》中的遥远异国,真正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其实是这些杂糅着中国人、南岛人或欧洲人外貌的跨国居民。在全球化的时代,随着超级市场里廉价的各国商品一同到来的,还有那些来自异文化的活生生的人们。我们不再离开故园,飘洋过海前往陌生的社区,异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就这个意义而言,与其说本书讲述了一种怪诞的异域生活,不如说它向我们坦言了文化的随机应变和历史的变动不居。

张经纬
于上海博物馆

《伊隆戈人的猎头》目录

伊龙哥特语简介
《伊隆戈人的猎头》前言
第一编 过去塑造现在
第一章 伊龙哥特人的历史观念
第二章 1923-1956年,布塔格-卢米亚得仇杀往事
第三章 1969年,举行结盟
第二编 人们行为中的社会结构
第四章1941-1945年,集体记忆的源头
第五章1945-1954年,猎头的规则
第六章1955-1969年,婚姻的规则
第三编 集体认同的解体
第七章1883-1905年,历史视野中的卢米亚德
第八章1890-1928年,历史视野中的仇杀

后记
参考书目
历史年表
索引
伊龙哥特地名、人名对译表

《伊隆戈人的猎头》出版信息
副标题: 一项社会与历史的研究(1883-1974)
作者: 【美】罗纳多·罗萨尔多
译者: 张经纬 / 黄向春 / 黄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1
页数: 304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博雅同文馆·历史-人类学译丛
ISBN: 9787301196267

《伊隆戈人的猎头》内容简介

  1970年代的菲律宾伊隆戈山区,生活着享有“猎头”盛名的伊隆戈山民。美国人类学家罗纳多-罗萨尔多怀着人类学的真诚与对山地生活的热爱,携妻子一道走进伊隆戈人的社会。与伊隆戈人数年来共同生活的田野经历,让他对人类学传统的共时社会结构研究范式产生了困惑。为了解开这个疑问,他大胆走入了前辈人类学禁断的“历时”方法之路,用口述材料、教会报告、官方档案、历史年表等等历史材料,结合田野调查,围绕着猎头习俗,描绘了伊隆戈社会动态的发展过程;将社会结构的变迁置于历史变革的背景之下,揭示了一个“简单”社会,复杂而有趣的文化历程。全书以“猎头”习俗的盛衰为核心,其实关怀文化与社会,以小见大,知一俗而晓结构,堪称历史人类学的典范。

《面向21世纪人类学》总第一期(试刊号)2011年11月
 

Copyright 2006-2018 Powered By 人类学学习交流网站 人类学bbs 人类学阅读 人类学学习讨论首选面向21世纪网-人文社会科学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