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逝的天堂》中文版译序

作者 人类学 来源 人类学阅读 浏览 发布时间 12/03/26

《远逝的天堂》中文版译序

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是中国人类学界耳熟能详的美国人类学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编写的大量人类学教材。他师从知名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从本科开始接受人类学,直至博士毕业,继而数十年从事人类学教学工作,此中对人类学的热爱与勤勉不言而喻。《远逝的天堂》

本书即是科塔克教授专为人类学学生,和其他有志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人士,写作的一本人类学研究入门读物。书中跨越了作者研究巴西萨尔瓦多渔村的四十年时间,几乎囊括了当前人类学研究的所有主题: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传统社区的冲击,旅游观光业与消费主义的兴起,现代化与文化变迁等方面。当代人类学的所有关键词,“性别、大众媒体、生态环境、宗教、生产、权力、社会分层、阶级、个体主义、旅游、消费,以及后现代”等等,有条不紊地随着作者在阿伦贝皮渔村的亲身体验,徐徐化开。

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并不单单是提供一本民族志,因为本书确实很难称作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志,然而这本称不上厚重的作品其实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却可以称得上是数本民族志的合集——我们完全可以分别辑出发展人类学、都市人类学、旅游人类学,或者媒体人类学教材的相应内容。每一个主题在作者笔下张弛有度,既让我们了解了共时的社会结构,又帮助我们管窥数十年来文化与社会的变迁过程。更难得的是,作者将自己初涉田野的经历与体验,毫不吝啬阖盘倾出,与我们共享,也能引起读者对自己人类学历程的共鸣。

科塔克在书中为我们展现了当前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阿伦贝皮不以奇风异俗著称,也不与世隔绝,在很多时候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小渔村。可在作者笔下,却处处闪现与众不同,每个人物都生动如许,个性鲜明。此中,自然离不开对现象的描述与阐释(解释人类学方法的应用);同时合理使用统计工具,将数据与现象结合;此外,跨文化比较研究、个案延伸法的运用也处处可见;当然,也离不开丰富的访谈材料。最重要是,作者将所有的材料融入到“社会结构”当中——无论经济、政治、甚至亲属结构,每一项“社会事实”都是社会结构的具体投影。而且,书中也将人类学的视角从不变、静止的小社区,带入了不断变迁,蓬勃发展的世界潮流;为人类学的传统社会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其中还包括在最后关于“马达加斯加比较研究”中提到的,对人类学对“散居/离散”的关注)——人类学并不恋古,同样与时俱进。

本书还带给我们的另一些启发:科塔克研究的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巴西渔村,这个南美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后半程率先走上了现代化、全球化之路,走在了中国的前列。曾经摆在巴西社会、巴西渔村面前的社会、文化、生态、政治问题,今天同样摆在了追求现代化的中国人眼前。工业开发对农村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传统生计方式在工业化面前的转型、城市扩张与乡村发展、工业进程与环境污染、旅游开发与商业化进程,当然还有新宗教的出现、新社会分层的涌现、外国人/外来移民者日益成为城市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包括亲属关系在内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等等,一切都似曾相识。相同的问题在追求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中国同样涌现:工业与污染、农村征地、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都是发展过程中引人瞩目的问题,如何借助人类学的视角,理解并认识中国飞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新情况,或许是科塔克从南半球为我们带来的一块“他山之石”。

同时,本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科塔克毫不掩饰他对研究对象——生活在巴西阿伦贝皮渔村居民——的热爱。无论是马林诺斯基“日记”中的真相,还是来自“小泥屋”的调侃,都让我们很难体会到人类学家与他们研究对象之间的深厚情谊。但在科塔克的阿伦贝皮,我们无时无刻没有感受到这种深深的情感,从他因看到渔村卷入现代化大潮,蜕去朴素之美,而表现得痛心疾首,从他因乡人过世而内心悲恸,从他数十年如一日与村中朋友结为至交的用心,都能看出这种发自内心的深情。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对滨海渔村的情感没有变质为对“发展”本身的敌视,人类学的智慧与理性让他始终相信当地人的生存经验,终能帮助他们随机应变(而非格格不入),将自己与世界的潮流融为一体。而且,这种感情甚至没有以他而终,进一步传递到了他的孩子与下一代村民身上,这或许又能成为一个人类学世家的故事。

今天,人类学在中国日渐复苏,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关注时代,关注当下,只有人类学与人类学家和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相连,用人类学的知识去丰富我们对迅速变迁的中国社会的认识,才能让人类学为更多的公众所认识、熟知,利用人类学的智慧,在发展的迷思中找到生命的方向。而科塔克的《远逝的天堂》也为我们学科建设、知识积累与学术反思,提供了一本合适的指南。

在此谨向科塔克先生与阿伦贝皮四十年来建立的深厚情感致敬,这堪受岁月磨砺、厚积薄发、历久弥香的积淀,对中国人类学无疑是种鞭策与勉励。

感谢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马丹丹老师与向瑛瑛同学对本书翻译给予的极大支持,向瑛瑛翻译了本书1-9章初稿,马丹丹翻译了10-15章初稿,与我一同分享了翻译与学习的快乐;北大出版社徐文宁先生对本书出版给予最大支持,谨表谢忱。

张经纬 于上海博物馆
2012年元月

Copyright 2006-2018 Powered By 人类学学习交流网站 人类学bbs 人类学阅读 人类学学习讨论首选面向21世纪网-人文社会科学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