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保护几年不出文章的博士吗

来源 人类学阅读 浏览 发布时间 11/06/02

这个不是人类学的考研究生的东西,但是说的研究生做研究的问题.不多说,自己看

你能保护几年不出文章的博士吗
曹广福2011年5月31日
    昨天参加中大的博士论文答辩,其中一个博士的表现尤为出色,不仅学问做得好,表达能力也极强,是个做学问、当老师的好苗子,其博士论文的主要结果已经为同行所了解,引起了有关专家的关注。

    晚上吃饭时,我跟朱院长半玩笑半当真地说:“你有三个博士很优秀,干嘛都留在身边?让一个给我如何?”朱院长将了我一军:“他们也许几年都出不了一篇文章,你能保护他们吗?中大这方面还是不错的,环境比较宽松。”的确,我无法保护几年出不了一篇文章的人,在一个以各种指标衡量水平的年代,大部分高校恐怕都难以保护几年出不了一篇文章的人。

    我忽然想,假如Wiles生在中国,他还能完成费马大定理的证明吗?假如Nash生在中国,他还能获得Nobel奖吗?假如Perelman生在中国,他放在网页上关于Poincare猜想的证明会得到人们的承认吗?众所周知,Wiles完成费马大定理的证明花了8年的时间,Nash是一度患精神疾病的人,Perelman关于Poincare猜想的证明没有发表在高水平的正式刊物上,中国的体制大概很难容得下这些特殊人物。

    身在中国的年轻人实在不容易,博士毕业伊始,生活、事业都处于起步期,就算找到一个不错的单位,收入也有限,住房、成家、生孩子成了压在身上的沉重包袱,直压得你透不过气来,如何安下心来做学问?就算喜欢做学问,你也得年年出文章,否则不仅职称上不去,还会影响到待遇。

    话说回头,体制的不合理固然是客观事实,但如果年轻人不急于求成,看淡一时的名利,安心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甘愿默默无闻若干年,或许可以闯出一片天地来。遗憾的是,面对窘迫的生活与浮躁的环境,有多少人甘愿这么做呢?这么做是要冒风险的,记得很多年前有位老师一心扑在Poincare猜想上,如果不是早年提了教授,恐怕什么也不会得到。在目前的体制下不食人间烟火、一心专注学问的结果必然是:“不成功便成仁。”没有勇气的人是不可能冒这个风险的,除非有人能保护他。年轻人需要有人保护才能心无旁骛地做学问既是时代的悲哀,也是科学的悲哀。

    我觉得,真正优秀的学生还是出国深造好,相对而言,西方的体制更适合做学问,待到崭露头角之日,具有爱国情怀的人或者觉得在国外没有发展前景的人再考虑回国不迟。在国内读书可以考虑走两种途径,一种是如果觉得自己在某个领域有潜力,那就发奋努力,刻苦钻研,力争在攻博期间就冒出来,这样既不必担心就业问题,也为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生存状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来可以就势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不过想冒头是要有可显示的指标的,高档次杂志上的论文与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是最具说服力的指标。另一种是如果觉得自己并无某个方面的潜力或者根本不喜欢从事某个领域的研究,是误入了歧途,那就别走得太远,适可而止的好,假如有什么更好的打算,不妨一边读书一边为将来做好准备。或许你觉得我纯属废话,现在的博士本来就是这么走的,那些获得百优的博士走的就是第一种路,进政府当公务员的博士走的就是第二种路,还用你来教?别忘了,还有相当一部分迷途的羔羊呢。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具有某个方面的潜力呢?有两种方法,一是真正了解自己,二是真正了解你的导师。

    明白了吗?不明白?怪你太笨!先从读懂本文开始吧。不过需要告诉你的是,90%的学生与导师都是平凡人

Copyright 2006-2018 Powered By 人类学学习交流网站 人类学bbs 人类学阅读 人类学学习讨论首选面向21世纪网-人文社会科学网站导航